在国际舞台上,COP29期间中国方案备受全球瞩目,彰显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智慧与担当。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推动央企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央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A股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披露率创新高,反映企业对ESG理念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先后发布ESG行动计划,使ESG影响力从长期资金市场延伸至城市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全国碳市场碳价首次破百,CCER市场正式重启,将助力我国 “双碳” 目标实现。
值此岁末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聚焦ESG领域,精心梳理2024年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进展,特别评选出2024ESG十大新闻,以飨读者。
1月11日,《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4月12日,上海、深圳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版”,提出采用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公开披露框架,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确定了21项议题。11月6日,三大交易所就“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对外公开征求意见。三大交易所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公开披露,有助于引导上市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首次明确将ESG纳入信用评级。意见指出,要逐步强化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
5月2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求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12月17日,财政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工业与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拉开了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的序幕,具备极其重大里程碑意义。
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举行,来自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推动各方商定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在大会期间,《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4)》《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点燃绿色星火——引导公众参与绿色行动的中国解决方案》等陆续发布,为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引发全球关注。
6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这是继2008年、2016年之后,国务院国资委促进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又一里程碑文件,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2022年成立以来推动出台的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体系更规范成熟,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深化融合,涌现一批优秀履责典范,形成若干典型履责模式。中央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发挥更突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功能价值更加凸显。
据公开信息,截至2024年11月底,A股有2227家A股公司单独发布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报告和ESG报告等),披露率达41.7%,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重要成份股披露率方面,上证180指数成份公司中有172家披露,深证100指数成份公司中99家披露,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48家披露,创业板指数成份公司75家披露,合计共有394家重要成份股公司披露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超过90%。
2月28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3月15日,《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3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苏州工业园区ESG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ESG发展的若干措施》。ESG的影响力逐步从长期资金市场扩展至城市发展,并最终落脚到了更多实体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
4月24日,我国碳交易市场行情报价首次突破百元大关。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当天全国碳交易市场行情报价报收100.59元/吨,涨幅为0.99%,盘中最高价触及101.51元/吨。此次碳价破百元显示了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成果,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其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与强制减排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比,CCER突出“自愿”二字。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强制减排市场互补衔接,将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4年是中国ESG制度构建的关键一年。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就“编制指南”征求意见,明确上市公司ESG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规范;财政部也制定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对境内企业按规定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提供规则性指引。此外,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将ESG有关信息纳入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在各级政府和监督管理的机构的努力推动下,中国企业的EGS观念日益深化,对可持续报告的披露也更加积极主动。
虽然ESG这个概念是“舶来品”,很多的制度规则都是从西方国家借鉴而来,但是我们在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则的时候坚持了“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总体思路,从我国的真实的情况出发推进ESG事业、解决自身发展面临的可持续问题。我们推动ESG事业不单单是迎合流行思潮或者应付国际监管压力,更多的还是提升自身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成色与质量、建设美丽中国的内生需要。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坚持问题导向,避免西方国家实践中遇到的将ESG问题表面化、标签化和庸俗化的情况。
近年来,很多国家的ESG事业呈现出发展停滞乃至回摆的趋势,而中国在扎扎实实做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制度建设。期待在新的一年中,政府、企业和社会一起努力,把ESG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做好,让中国人民切实享受到可持续发展的红利。
2024年是ESG信息公开披露“大年”,从2月开始到12月,关于ESG信息披露的标准、政策不断出台。
先是2月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征求意见稿)》,两个月后试行版本就正式出炉。然后5月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7个月后试行版本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印发。除此之外,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9月组织编写《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指南》、三大交易所在11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以更好地指导A股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工作。在港股,香港联交所4月刊发在ESG框架下加强气候信息披露的咨询总结,宣布将依据ISSB(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的IFRS S2(气候相关披露准则)有序要求港股上市公司披露气候相关信息。
过去,我们从始至终强调,信息公开披露是ESG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今,政策驱动ESG信息强制披露的趋势已经确立,可喜可贺。这些政策将对我国ESG长期健康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强政策信号的刺激下,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数量迅猛增长,披露率突破40%,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预计,2025年增长趋势仍将持续,领先的上市公司将会率先开始探索实践。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中对双重重要性分析的要求、对气候风险分析的要求要如何落地,财务影响分析要做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我们来关注的问题。
2024年是ESG概念提出的20周年,也是国内ESG全方位快速地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目标之下,ESG政策文件、信息公开披露指引相继出台,标志着ESG从理论迈向实践的重要跨越。
以A股三大证券交易所出台上市公司ESG报告指引为序幕,财政部等部门正式颁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对接国际可持续披露标准,国家建设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迈出关键一步。自此,国内企业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有规可循、国际兼容。
聚焦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这一全球环境挑战,2024年碳市场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放眼国际,随着碳市场的扩展,中国企业在出海进程中将面临产品降碳等绿色转型压力。国内碳市场机制的成熟将助力中国企业加速脱碳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链绿色升级,重塑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聚焦地方政府层面,北京、上海等多地积极出台ESG相关鼓励政策与行动方案,指引企业加速推进ESG管理,不断的提高ESG体系能力和管理上的水准,推动全国各地ESG高质量发展。
随着ESG政策环境的逐步成熟,企业作为ESG实践的主体,也将面临更多元的ESG管理需求。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A股企业在ESG信息公开披露和管理上已卓有成效,更多的企业也在踏上ESG的征程。如何将ESG理念融入发展的策略、提升ESG管理绩效;如何在ESG风险时代把握先机,化风险为机遇,这些是中国企业亟待思考的问题。同时,政府、企业和相关方都应重视ESG理念普及、加强ESG人才教育培训和知识库建设,规范ESG披露质量,为国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