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伦药业(002422.SZ)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29.3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是1.67%和19.53%。《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科伦药业经营业绩创自上市以来顶配水平,保持了在输液领域的领头羊,并加速布局创新药赛道。
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科伦药业输液产品实现出售的收益89.12亿元,同比下降11.85%;销量43.47亿瓶/袋,同比下降0.70%。不过,科伦药业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打通业务板块价值链关键环节,全面实现了年度既定发展目标,经营业绩创自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科伦药业子公司贡献了业绩增长动能。2024年,川宁生物(301301.SZ)和科伦博泰(的营收分别为57.58亿元和19.33亿元,两家子公司合计贡献了超过70亿元的营收。
报告期内,科伦药业自身的传统优势继续夯实。年报称,在输液领域,科伦药业已成为品类齐全、国内领先的输液产品供应商,引领了行业升级,树立了民族企业在高端输液市场的品牌形象。科伦药业凭借大容量注射剂的全球优势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即配型高端输液产品(抗生素固液双室袋和肠外营养液多室袋系列新产品)已实现批量上市,极大满足了临床需求;自主研发的“可立袋”为国内外首创,拥有270余项专利。
年报称,科伦药业已建立起包括大输液在内的注射剂产品集群的总体优势,保持了在输液产品领域的领头羊,并持续为创新增长提供充足现金流。公司依托强大资本条件和资源力量,通过多元化的技术创新,对创新型小分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和优秀仿制药等高技术内涵药物进行研发,拓展国际化合作资源,积累企业创新驱动力量。
近年来,科伦药业加快在创新药方面布局的步伐。科伦药业网站信息显示,科伦博泰成功搭建了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平台,2022年与跨国巨头默沙东成功达成三笔重大授权合作,合同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奠定了科伦在国内创新药研发领域第一方阵的地位。2023年7月,科伦博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标志着科伦的创新研发和全球化布局开启了新的征程。
自2013年以来,科伦药业已累计投入近145亿元资金用于研发创新。企业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六大国家级创新平台。此外,科伦药业先后承担15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1项国家科技援外项目。截至第十批国家集采,公司累计59个品种(83个品规)中选,已成为集采头部供应商之一,能够保障集采产品质量和持续供应。
截至2025年4月22日,科伦药业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近500项药物的研究:450余项仿制药物(含90余项一致性评价),目前201项药品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30余项创新药物,已有10余个创新药处于临床的不同阶段,3个项目获批生产,2个项目处于报产或注册临床研究阶段。创新专利海外授权,标志着科伦药业的药物研发已进入“仿制推动创新,创新驱动未来”、成功进军国际市场的良性循环。